Search

<無限賽局>

James Carse 的 Finite and Infinit...

  • Share this:

<無限賽局>

James Carse 的 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,兩次都只翻了前十頁,智慧還不夠,所以先來讀 Simon Sinek 的 THE INFINITE GAME

很易讀的書,但讀了很有感,整理一些 quote 和簡單的短評

------

"生活充滿著無限遊戲,贏不是目的。就像 Ready Player One 最後說的:It’s not about to win; it’s about to play"

- 在婚姻或友情中,沒有第一名;我們或許有離開學校的一天,卻無法「贏下教育」;我們可以打敗對手得到工作或升遷,卻沒有人能戴上職涯贏家的冠冕;儘管全球各國競相爭奪土地、影響力或經濟利益,卻沒有贏得全球政治這回事;無論人生多成功,死去之後沒有人會被稱為是人生的贏家;當然也沒有所謂的「贏得商業」。

- 無限思維的人生,就是服務的人生。就像所有的無限賽局,在人生的賽局中,目標不是要獲勝,而是繼續玩下去,以服務為目標的生活。沒有人想要自己的墓碑上寫著銀行帳戶的最後餘額,我們希望被記得的,是我們為他人做了什麼。

------

"為什麼?很重要"

- 以成長為目標的公司領導者可以不停地談論他們的成長策略和目標,就像在解釋去度假時,打算走哪條公路和時速多少公里,這無法說明當初為什麼出發、或希望到達哪裡,這種成長的背後沒有更大的目的。

- 錢是推動信念的燃料,但錢本身不是信念。成長是為了有更多的燃料來推動信念。就像我們買車的目的不是為了能買更多的汽油,公司也必須擁有賺錢以外的價值。公司就像汽車,如果可以帶我們到我們原本去不了的地方,對所有人才更有價值。我們想要去的地方,才是崇高的信念。

------

"在商業中,好的產品不是能讓你持續玩下去的關鍵、好的商業模式也不是。Mindset、信念、願景...才是能讓你繼續參與遊戲的關鍵"

- 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用來推動信念的方法,不是信念本身。如果我們完全用產品來定義我們的信念,那麼組織的存亡就完全取決於這些產品,任何新技術都可能在一夕之間淘汰我們的產品、我們的信念,甚至是公司。

- 擁有出色的球員、受歡迎的產品,或殺手級應用程式,並不代表我們有能力在無限賽局中活下去。以產品為主軸的願景聲明,只有在沒有更好的產品、市場沒有變化,以及沒有新技術出現的情況下才會有用。

- 如果鐵路公司把自己的意義定位在運送人們與物品、而不是推動鐵路發展,那些鐵路公司今天可能就是大型汽車公司或航空公司了。出版社把自己定位成圖書事業,而不是傳播思想的事業,於是錯過了利用新技術推動理念的機會,他們本來可能創立亞馬遜或發明電子閱讀器。唱片公司如果把自己定義為音樂的分享者,而不是唱片、錄音帶和光碟銷售商,那他們在數位串流興起的潮流中就不會過得那麼辛苦。如果他們以更遠大的信念來定義自己、而不只是銷售產品,當初就可能發明出 iTunes 或 Spotify 等服務,但是他們沒有……也為此付出了代價。

- 跟商場一樣,時代會變,玩家也在變。在商場,一家大公司破產並不等於賽局就結束,也沒有哪家公司成為贏家,留下來的玩家都知道,馬上會有其他公司崛起,也會有新的公司加入戰局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謙虛學習投資知識 快樂分享投資理念 阿堯投資筆記部落格 http://joey980161.pix
View all posts